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,城市新增人口急速增長,對住宅的需求極為緊迫,工業化生產的鋼結構住宅。未來五年我國鋼結構住宅將占房屋建筑總量的15%-20%。
中國鋼結構住宅經過近20多年的開發建設,步履艱難,市場化低,年建設量不到1%。特別是唐山、汶川、玉樹大地震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,對我國房屋建筑體系和結構安全性能提出挑戰,而鋼結構住宅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諸多優勢有目共睹。從綠色、環保、可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理念出發,國家應該大力提倡發展鋼結構住宅。
鋼結構住宅開發應用與推廣
目前,我國資源短缺日趨嚴重,鋼結構因鋼材可循環利用,節省了大量資源,國家應該鼓勵鋼結構住宅,并給予投資商或開發商適當補貼,待鋼結構房屋建筑達到使用壽命后,由國家回收廢鋼或再利用,達到戰略資源儲備目的。
鋼結構住宅開發重點企業及創新特點
近年來,有關設計、研究、院校與政府部門、鋼鐵、鋼結構、房地產企業等先后進行了大量鋼結構住宅研發工作,包括工程試點、產業化推進、部品配套及綠色建筑認定等,贏得了許多地方政府、房地產開發商、投資商的認可,但其開發面積和推廣的范圍還遠遠不夠。
為發展鋼結構住宅,一直在不斷努力的如寶鋼、萊鋼、山東新世紀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,在鋼結構住宅產業化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成都、濟南、沈陽、鞍山等地方政府也給予了大量支持和投人,至此,鋼結構住宅取得了一定成就,全國已經建成并投人使用的鋼結構住宅已達數百萬平方米。
國際鋼鐵協會組織全球10個重點鋼鐵企業開發鋼結構住宅,寶鋼代表中國參加并投人大量資金和研究人員。開發適合中國、印度、南非等人口密集國家的鋼結構住宅,并向全球征集優秀方案,已經開展了3次。目前在四川都江堰安置房、武漢經適房、沈陽安居工程等均取得重大進展。
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全球城鎮化程度將達到70%。僅在過去的20年中,在發展中國家每周都有300萬的新增城市人口。據預測,到2030年住房和基礎設施服務的需求將比2005年增加40%。這意味著在未來的21年中,每小時蓋4000余套住房才能滿足這個需求,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盡管這些數據如此令人震驚,但它們同樣讓建筑業人士看到等待他們的巨大機遇。
鑒于鋼結構住宅面臨的發展機遇,中國鋼結構協會在“十二五”有關鋼結構房屋建筑規劃建議中指出,促進鋼結構房屋建筑質量全面提高,加強對鋼結構抗震、抗風、耐腐蝕、耐火以及結構安全健康監測的研究開發。提高建筑物使用期限和實際壽命,促進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,到2015年實現鋼結構房屋建筑占全國房屋建筑總量約15%20%左右。
近十余年來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、科技部及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湖北、山東、河北、浙江等中央及地方政府和鋼鐵、鋼結構、房地產企業均開展了鋼結構住宅的開發應用,包括商業用房、經濟適用房、安居工程、地震災后重建住宅以及鋼結構住宅關鍵技術等均取得良好進展,并得到社會、企業、用戶的一致認可,這表明鋼結構住宅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。